近日,鼎湖山?;で?025年自然教育季科普活动圆满落下帷幕。自6月30日起,为期近两个月的活动期间,鼎湖山保护区围绕“探索自然科学奥秘,传递生态?;だ砟睢焙诵模牟呋俗匀唤逃婵?、志愿者培训、研学活动、夏令营、教师研修班等12场特色活动,共吸引了超过1900人次的热情参与,以多元形式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群体搭建了一座亲近自然、探索生态奥秘、传播生态?;だ砟畹那帕?,使自然教育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悄然萌芽,茁壮成长。
知识技能培训,夯实科普志愿者队伍基础
7月5日,鼎湖山保护区举办2025年度第二次志愿者大会暨表彰迎新活动,50多名新老志愿者齐聚一堂?;疃?,鼎湖山保护区总结了2023-2024年度的志愿者工作并对突出贡献的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,随后通过“趣谈榕属植物”“野外观蝶入门”等主题培训,提高志愿者团队的知识和技能,进一步凝聚志愿者力量。这批志愿者将持续参与鼎湖山?;で目破?、生态摄影和生态监测等保护区日常工作,成为自然教育传播的重要主力军。
研学式夏令营,沉浸式探索自然奥秘
针对青少年群体,鼎湖山?;で瞥龆喑〕两窖醒牧钣疃?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解锁自然知识。7月9日,“认识自然的森林”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吸引58名学生参与,在科普导师的带领下,孩子们沿着蜿蜒的鼎湖山自然探索径,细心观察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微妙交互,学习辨认各种常见树种与昆虫,通过“看其形、听其声、触其质、嗅其香”的全方位体验,深切感受到了森林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。
7月11日,鼎湖山?;で乇鸸刈⑻厥馊禾?,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研学活动,52名孩子在志愿者与导师的陪伴下,走进鼎湖山自然教育中心,参观生态展厅、感受森林的奇妙。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宝贵的知识与纯真的欢乐,更让他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收获了难能可贵的自信与成长,同时也传递出了生态关怀这一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
7月10日和30日,鼎湖山?;で牍愣〉刂示趾献骺沽狡诘刂氏牧钣?,累计111名青少年参与其中。在鼎湖山?;で牧钣浴叭鲜蹲匀坏纳帧蔽魈?,深入?;で淖匀唤逃剿骶叮私夂赡玖值姆阑鹬腔?、森林食物链的生存哲学、有毒植物的辨识要诀,这些生物与地质交叉知识在导师的讲解中变得鲜活,通过野外学习,让孩子们在户外实践中理解生态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密切联系,培养科学探索精神。
8月24日,由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主办,鼎湖山国家级自然?;で芾砭殖邪斓摹霸粮郯那嗌倌曜呓治幕被疃诙奖;で忱埂1敬位疃参?0对亲子家庭报名参加。
线上与线下结合,拓宽自然教育辐射边界
6月30日,第42期自然教育公益课“神奇的佛教植物”开课,200余名参与者跟随科普讲师,踏入植物世界的奇妙之旅,他们探寻着佛教文化与植物间的神秘纽带,深入了解菩提树、莲花等蕴含佛教文化意蕴的植物的生长奥秘与生态价值,从而在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,深切感受到了植物的独特魅力。
为打破地域限制,让更多人感受鼎湖山的生态之美,7月30日,鼎湖山保护区创新推出“线上夜观鼎湖山”活动,借助直播技术,1162名线上观众跟随镜头走进夜间的鼎湖山??破盏际κ凳苯步庖辜浠疃哪窭?、昆虫、两栖动物等生物的生活习性,解答观众提问,让“足不出户观自然”成为现实,单场活动参与人数创下本次自然教育季新高。
8月22日,第43期自然教育公益课《理性的植物艺术》如期开播,200多名参与者在线了解植物的艺术,导师以植物为主体视角,展示植物群体、个体和结构美学,一张张绝美植物照片,给公众带来别样的植物视觉体验,提高公众自然审美素质。本课程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,进一步丰富自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。
理论与实践结合,打造教师研修平台
鼎湖山?;で逃梗淌θ禾宕蛟熳ㄒ笛行奁教?。8月22日至23日,“知行岭南?生命课堂进阶计划”——2025年广东省生物学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班分两批开展,70余名生物学教师聚焦“科普课程设计思路和规划”“森林碳储量公民科学活动”“大自然的拓荒者——苔藓植物”三大主题,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、丰富的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活动,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科普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能力。
8月23日,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主办的“数智赋能: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”也走进鼎湖山?;で?,53名小学科学教师参观鼎湖山自然教育中心,并实地体验自然探索径,学习将鼎湖山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的方法,为自然教育融入校园课堂提供实践参考。
本次鼎湖山保护区自然教育季科普活动,覆盖青少年、成人及教师等多个群体,通过“线下实践+线上直播”“知识讲解+沉浸体验”“公益服务+专业研修”的多元模式,不仅传递了生态?;ぶ?,更培养了公众的生态?;ひ馐队肟蒲匮>萃臣?,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959人次,其中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超1300人次,有效拓宽了自然教育的辐射范围。
未来,鼎湖山?;で绦劳蟹岣坏纳试矗葱伦匀唤逃问?,推出更多优质科普活动,推动自然教育常态化、多样化发展,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。
附件下载: